东方电气挺进中东拿下1吉瓦订单:储能新战场的中国力量
东方电气挺进中东拿下1吉瓦订单:储能新战场的中国力量

东方电气挺进中东拿下1吉瓦订单:储能新战场的中国力量

东方电气在阿布扎比签下近1GWh电网侧储能项目总包合同,标志着中国电力装备巨头正式进入阿联酋市场。这不仅是东方电气海外储能项目的新高点,也预示着中国能源企业在中东电池储能系统(BESS)市场的崛起。随着沙特、阿联酋掀起能源转型浪潮,中东正成为全球BESS竞争的新热土。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中东生意经”系列第165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一、东方电气阿联酋首单:从传统电力到“储能出海”

2025年9月29日,东方电气集团发布消息,在阿联酋能源部见证下,东方国际与阿联酋公用设施开发公司正式签署阿联酋BESS1电池储能项目EPC总承包合同。

这一项目位于阿布扎比,是阿联酋最大规模的电网侧储能项目,总容量近1吉瓦时,建设范围涵盖Al Bihouth与Madinat Zayed两大储能场区及配套升压站。建成后,该项目将显著提升阿布扎比电网的调峰与调频能力,支撑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

这不仅是阿联酋首个电网侧储能项目,也是东方电气迄今为止在海外市场承接的最大储能工程。东方电气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罗乾宜在签约现场表示,集团将发挥在能源装备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助力阿联酋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与碳中和目标。

事实上,这一合同的签署,不仅意味着东方电气在阿联酋“破题”,更象征着中国储能技术的国际化正在从“设备输出”走向“系统集成+EPC总承包”的高价值链阶段。

二、储能“新名片”:东方电气的BESS实力版图

东方电气总部位于四川成都,历经60余年发展,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发电设备供应商和电站总承包商。

如今,这家传统电力装备巨头正在加速转型新能源和储能赛道,其锂电池储能系统研发与集成能力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布局。

东方电气旗下的东方自控公司是储能业务主力军,专注于锂电池储能系统、变流器、能量管理系统(EMS)等核心环节,并可提供“电池—变流器—控制系统—总包”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据公开资料,东方电气储能系统涵盖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5MWh直流舱、储能变流器等核心产品,并在热管理与系统安全上拥有多项专利。

过去两年,东方电气在中国境内多个省份落地了示范性储能项目:

1.   新疆昌吉项目:中标100MW/200M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

2.   新疆布尔津风储项目:预中标250MW/1000MWh储能系统EPC;

3.   华电集团储能框架采购:入围5.1GWh系统供应商名单;

4.   新一代5MWh直流舱产品:2025年6月下线,标志着公司在大规模储能舱集成上的突破。

据东方电气年报披露,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达27.5亿元,重点布局锂电池热管理、能量均衡控制等核心技术。业内分析认为,东方电气的竞争优势不在单一设备,而在于其“系统集成+工程总承包”的整体交付能力——这正是海外大型BESS项目最看重的能力。

三、中东BESS市场:化石燃料帝国的“绿色逆袭”

在长期依赖石油、天然气的中东,储能正成为能源结构转型的新支点。

据Benchmark与Rho Motion数据,沙特与阿联酋已成为全球前十的储能市场之一,预计到2027年,两国规划与在建储能项目总容量将超过25GWh,仅次于中、美、英、澳、智利五大市场。

1. 沙特:从“零储能”到“全球第六”

2024年初,沙特电网储能项目几乎为零;但到2025年中,其储能项目储备量已达到11.7GWh,超过除中美等之外的所有市场。

这一增长背后,是“沙特2030愿景”的能源转型目标——到2030年,5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目前,沙特已建成10.3GW可再生电力项目,计划再开发41GW。

沙特能源部在2025年7月一轮竞标中,就一次性宣布15GW可再生能源项目。伴随风光装机快速扩张,大规模储能成为电网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也为东方电气、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中国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窗口。

2. 阿联酋:电力系统升级与能源安全并举

阿联酋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50%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随着阿布扎比与迪拜光伏、风能装机快速增长,电网灵活性问题日益突出。

阿布扎比主导的BESS1项目因此具有标志意义:这不仅是储能设备的安装,更是电力系统现代化的“调节中枢”。

东方电气的参与,将中国储能系统的工程集成经验带入中东,为该地区提供新的能源安全方案。

四、中国企业的中东机遇:成本优势与技术信任双重加持

中东BESS市场的爆发,离不开中国制造的性价比与技术成熟度,这使得中国厂商在大型储能系统的项目管理和交付速度上远超竞争对手。

以东方电气为代表的央企,在BESS领域兼具技术体系完备、工程经验丰富、品牌信誉稳健三大优势。

其在全球110多个国家开展能源项目的经验,使其更容易赢得政府主导型项目的信任。

业内分析认为,中东BESS项目通常采取EPC+长期运维(O&M)模式,这对企业的全周期管理能力要求极高,东方电气的工程总包经验恰好契合这一需求。

除了东方电气,中国其他储能企业也在加速布局中东市场。

2025年1月17日,在阿布扎比可持续发展周期间,阿联酋能源公司马斯达尔(Masdar)宣布,宁德时代成为全球最大太阳能与电池联合储能项目——阿联酋RTC的首选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商。据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总投资超过60亿美元,其中包括总容量达19GWh的储能系统及5.2GW的光伏装机。

此前,2024年7月15日,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签署储能合同,总容量高达7.8GWh,创下中东及全球储能订单新纪录。

然而,仅3天后的7月18日,特斯拉与Intersect Power签署15.3GWh的Megapack储能系统合同,再度刷新全球储能最大订单纪录。

近期,比亚迪也在沙特斩获一系列电池储能系统(BESS)合同,总装机容量达到12.5GWh,再次将阳光电源此前创下的中东最大储能订单纪录刷新。由此可见,中国储能企业正通过持续的项目落地,在中东市场形成快速增长的竞争格局。

五、全球能源版图的结构性转变

中东储能热潮的背后,是全球能源格局的深刻变革。

BESS作为可再生能源并网的关键基础设施,正在成为全球能源安全与转型的新支点。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装机量将增长至2023年的10倍以上,其中发展中国家贡献超过40%。

在这一背景下,中东凭借资金充裕、光照资源丰富、政策导向强劲,有望成为未来五年全球最具潜力的储能市场之一。

东方电气阿联酋项目的落地,正是这一趋势的缩影:

它不仅反映了中国能源技术走向世界的能力,也显示出中东国家在“石油之外”寻找未来能源增长点的决心。

储能不再只是新能源配角,而是整个能源系统智能化和低碳化的“枢纽”。

六、结语:新的“能源丝路”

从四川成都到阿布扎比沙漠,东方电气的储能系统跨越数千公里,为中东的电力系统注入“中国能量”。

这不仅是一笔商业合同,更是全球能源产业链重新分工的标志性事件。

未来几年,随着沙特、阿联酋持续推进清洁能源战略,中东储能市场的容量或将翻数倍增长。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里既是“新能源的出口前沿”,也是测试技术、管理与品牌全球化能力的“实战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