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科威特合作提速,科威特首相督战,数十亿项目密集签约在即
中国与科威特合作提速,科威特首相督战,数十亿项目密集签约在即

中国与科威特合作提速,科威特首相督战,数十亿项目密集签约在即

2025年9月25日,科威特首相谢赫·艾哈迈德亲自主持中科合作部级会议,强力推进包括港口、新能源、废水处理等在内的数十亿美元项目落地。

面对国际制裁与地区局势动荡,科威特高调释放对华合作强烈信号,要求加快合同签署,力保“战略项目”如期推进。这场被科威特称为“经济振兴关键战”的合作,背后暗藏哪些博弈与机遇?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科威特生意经”系列第22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1. 首相挂帅督战,中科项目进入“冲刺期”

当地时间2025年9月25日,科威特首相谢赫·艾哈迈德·阿卜杜拉·萨巴赫在首都巴彦宫主持第28次中科合作部级委员会会议,重点督办两国此前签署的一系列合作备忘录与协议落实情况。

会议直指多个“硬骨头”工程——包括穆巴拉克·阿尔-卡比尔港扩建、阿卜杜拉耶与沙加亚可再生能源三期四期项目、卡布德污水处理系统,以及经济自由区与低碳环保基建等,覆盖能源、基建、环保等多个战略领域。

科威特政府高层罕见密集表态。首相明确要求各部部长“按管辖范围与中国国企对接,加速下一阶段建设合同的签署”,并强调这些项目是遵循埃米尔(国家元首)谢赫·梅沙尔的战略部署,将为科威特带来“重大经济回报”。

2. 新能源与环保成焦点,中国技术“出海”再下一城

此次会议释放的关键信号之一,是科威特对绿色转型的迫切需求。据科威特官方通讯社(KUNA)报道,会议确认已正式通知中方,启动阿卜杜拉耶与沙加亚两地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三期和四期合同程序;同时,卡布德污水处理项目的合同签署日期已敲定在10月中旬,由中国企业承建。

值得注意的是,科威特能源部长兼财政部长萨比赫·穆克海兹姆在会上强调,这些项目不仅是基建投资,更是科威特实现“2035国家愿景”、摆脱单一石油经济依赖的核心抓手。而中国企业在光伏、储能、水处理等领域的技术与成本优势,恰恰切中了科威特的痛点。

3. 国际制裁与地区紧张下的“向东看”战略

当前中东局势复杂多变:美国近日对伊朗重启制裁并呼吁直接对话,阿联酋公开表态选择“智慧外交”以避免冲突;与此同时,科威特周边安全环境亦面临潜在风险。在此背景下,科威特政府选择“向东看”,将中国视为经济稳定器与战略合作伙伴。

分析人士指出,科威特首相亲自督战、设定明确合同时间表,既是对国内经济复苏的压力回应,也是对外释放“强化对华合作”的政治信号。尤其在当前全球供应链重构与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背景下,中科这一系列项目的加速落地,不仅将提振科威特基建与能源产业,更可能成为中国企业深耕中东市场的又一标杆案例。

4. 合同落地倒计时,谁将受益?

 据知情官员透露,后续多个项目的具体合同细节将在未来两个月内敲定,涉及中国企业包括中国电建、中国能建及部分环保技术龙头企业。科威特方面已要求各部门“无缝对接中方企业”,确保技术评估与环评流程高效推进。

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不仅是订单机遇,更是技术标准与品牌影响力在中东高端市场的一次深度渗透。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与科威特“2035愿景”的进一步对接,中科经贸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或将迎来新一轮跃升。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