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赢得科威特沙漠巨型太阳能项目合同,助力可再生能源转型
中国赢得科威特沙漠巨型太阳能项目合同,助力可再生能源转型

中国赢得科威特沙漠巨型太阳能项目合同,助力可再生能源转型

2025年5月14日,据《阿拉伯商业》(AGBI)等多家媒体报道,中国一家未具名的国有企业成功赢得科威特沙盖亚(Al-Shagaya)可再生能源综合体第3、4期太阳能园区建设合同。

这一项目标志着中科两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深入合作,将显著推动科威特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其实现2050年50%可再生能源目标。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科威特生意经”系列第16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1.   项目概况与战略意义

沙盖亚可再生能源综合体位于科威特首都科威特城以西约100公里处的沙漠地带,占地近84平方公里,是科威特可再生能源战略的核心项目。

该综合体整合了多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包括光伏发电、风能和集中式太阳能(CSP),并配备先进的电网基础设施。

根据科威特电力、水务与可再生能源部长苏拜赫·阿尔·穆海泽姆(Subaih Al Mukhaizeem)的最新表态,沙盖亚项目第3、4期完成后,预计到2028年总发电量将达到4800兆瓦,可再生能源在科威特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提升至26-27%。

科威特长期以来高度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发电,电力供应面临夏季高温和人口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

近年来,该国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战略,计划到2030年实现15%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并到2050年提升至50%。沙盖亚项目的推进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也体现了科威特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的积极姿态。

2.   中科合作:从框架协议到项目落地

2025年3月,科威特与中国国家能源局签署了为期六个月谈判达成的可再生能源与太阳能技术合作框架协议。

协议明确由中国主导沙盖亚及阿卜达利耶(Al-Abdiliya)太阳能项目的第3、4期建设。

科威特电力、水务与可再生能源部副部长阿德尔·扎梅尔(Adel Al-Zamel)与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在科威特签署了该协议。

根据《彭博社》报道,这一合作不仅限于沙盖亚项目,还包括阿卜达利耶太阳能电站的扩建,显示出中科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战略协同。

沙盖亚项目的第3、4期预计耗资超8亿美元,采取独立发电(IPP)模式,由中科政府及科威特上市公司联合投资,负责融资、建设、运营及维护,电力将通过长期购电协议出售给科威特电力部门。

中国企业在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建设经验为此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据《国际能源网》(Saur Energy)报道,中国正与科威特合作开发总计3.5吉瓦的太阳能项目,沙盖亚和阿卜达利耶项目均由中国国有企业承建,展现了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绿色能源国际合作的雄心。

3.   项目进展与挑战

部长穆海泽姆在近日的科威特能源论坛上透露,中国企业代表已抵达科威特,并计划近期考察沙盖亚项目现场。所有技术准备工作预计年内完成,建设工作将随即启动。

然而,沙盖亚项目并非没有挑战。

2024年11月,综合体内的太阳能单位发生小规模火灾,虽无人员伤亡,但造成了部分物资损失。科威特科学研究所(KISR)表示,初步调查显示火灾可能由设备故障引发,目前仍在进一步评估。

此外,科威特电力系统近年来因加密货币挖矿等高耗能活动导致供电紧张,当局已采取措施限制此类活动,以保障电网稳定。

4.   区域背景与未来展望

科威特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步伐相对邻国如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稍显滞后,但沙盖亚项目的推进显示出其迎头赶上的决心。

据《科威特时报》报道,科威特计划在2026年夏季前建设四座太阳能电站,以缓解电力短缺问题。沙盖亚项目第一期已于2019年正式启用,包括50兆瓦的集中式太阳能电站、10兆瓦的风电场和10兆瓦的光伏电站,为后续扩建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中东地区可再生能源投资热潮正持续升温。沙特阿拉伯近期宣布与中国合作开发1吉瓦可再生能源项目,并运营2吉瓦时的电池储能系统。阿联酋则计划建设搭配19吉瓦时储能的5.2吉瓦光伏电站,显示出区域内清洁能源竞争的激烈程度。

沙盖亚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将为科威特带来清洁电力,还将为中科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能源合作注入新动能。中国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高效执行力,有望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中占据更大份额。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