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亿美元沙特电厂巨单,中国企业如何叩开中东燃气轮机新纪元!
34亿美元沙特电厂巨单,中国企业如何叩开中东燃气轮机新纪元!

34亿美元沙特电厂巨单,中国企业如何叩开中东燃气轮机新纪元!

2025年10月底,沙特电力公司签署价值34亿美元的两项电力购买协议,用于在利雅得建设两座总容量3356兆瓦的联合循环燃气轮机发电厂。

中国企业当前正在通过设计、施工和升级改造等环节深度介入,助力沙特能源转型。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沙特生意经”系列第406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该项目或为中国进入中东燃气轮机市场带来新机遇,推动区域电力基础设施升级。

2025年10月底,沙特电力公司(SEC)与沙特电力采购公司(Principal Buyer)签署了两项电力购买协议,总价值128亿沙特里亚尔(约合34亿美元)。

该协议涉及在利雅得市建设两座联合循环燃气轮机(CCGT)发电厂,分别为PP13发电厂和PP14发电厂,各装机容量1678兆瓦,总容量达3356兆瓦。

这两座发电厂由SEC全资拥有,协议涵盖21年的所有权及运营权,预计从2025年起产生财务影响。

SEC的声明指出,该项目旨在提升沙特电力供应能力,支持国家能源结构的优化。

联合循环燃气轮机技术以其较高的热效率和较低的排放水平,成为沙特“2030愿景”框架下天然气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雅得作为沙特经济中心,电力需求持续增长,该项目将为当地工业和居民用电提供稳定支持。

根据协议,发电厂的运营期内,SEC将承担全部财务责任,并通过该设施缓解区域电网压力。

该合同的签署反映出沙特能源市场对高效燃气发电的投资倾斜。

过去几年,沙特通过多项类似项目加速天然气替代石油的进程,以实现能源多元化。

PP13和PP14发电厂的建设预计将采用先进CCGT技术,结合蒸汽轮机回收废热,提高整体发电效率至60%以上。

这不仅有助于降低燃料消耗,还将减少碳排放,支持沙特净零排放目标。

中国企业在该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值得关注。

回顾近期中东能源合作,中国企业已在沙特燃气轮机领域积累经验。

2023年12月26日,当地时间12月24日,中国能建国际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组成的联营体,在迪拜与阿尔朱美亚能源水务公司、法国电力公司及布胡尔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沙特Taiba2和Qassim2 3.6吉瓦燃气联合循环电站项目的有限开工协议。

Taiba2和Qassim2项目位于沙特西部麦地那东南约100公里和中部布赖达东南约30公里处,总装机容量3.6吉瓦。

项目范围包括设计、采购、施工和调试等工作,采用H级重型燃机联合循环机组,支持双燃料运行,并预留碳捕集设施接口。

该项目预计2024年一季度开工,2028年投产发电。

中国联营体负责核心工程执行,其中中国能建国际集团统筹整体管理,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提供设计方案,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承担施工任务。

这一协议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沙特能源市场的进展。

该项目符合沙特能源转型规划,通过高效燃机技术提升发电效率,并为未来低碳技术升级预留空间。

H级燃机的应用可将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在25ppm以下,适应沙特严格的环保标准。

双燃料设计增强了电厂的运行灵活性,在天然气供应波动时可切换至柴油,确保供电连续性。

SEC的PP13和PP14项目可视为Taiba2和Qassim2经验的延伸。

中国企业可能在该合同中提供类似支持,包括EPC总承包服务。

利雅得项目的选址优势在于靠近天然气管网和负荷中心,有助于最小化传输损耗。

两座发电厂的总容量相当于可覆盖利雅得部分区域的用电需求,预计运营期内为SEC带来稳定的现金流。

在中东更广泛的燃气轮机项目中,中国企业的角色日益突出。

以伊拉克百吉电厂2号机组升级为例,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CSCEC)与西门子能源合作推进修复工作。

该电厂位于巴格达北部,总装机容量1521兆瓦,升级后部分机组将从燃油转向天然气驱动,提升运行灵活性。

在百吉项目中,CSCEC负责财务统筹和辅助部件供应,包括冷却系统和控制模块;西门子能源提供CCGT核心设备,如燃气轮机、蒸汽轮机和发电机,并监督安装与调试。

该升级旨在缓解伊拉克电力短缺问题,天然气驱动可降低碳排放约30%,灵活模式支持快速负荷响应。

首次点火调试的顺利完成,将为电厂增加数百兆瓦的稳定出力。

SEC项目的经济影响可从多个维度评估。

首先,从投资回报看,34亿美元的初始投入预计通过21年运营回收。

CCGT技术的热效率优势将降低燃料成本,沙特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进一步提升项目盈利潜力。

其次,该合同将刺激供应链发展,包括燃机部件采购和运维服务,年均相关支出或达数亿美元。

中国企业的参与有助于优化项目成本。

相较传统国际承包商,中国EPC模式可降低建设费用10%-15%,通过本土供应链整合缩短工期。

联营体形式的分工分工明确:设计院专注方案优化,施工单位执行现场工作。

这种闭环管理在Taiba2项目中已验证有效,预计可将调试期控制在预期内。

此外,该项目对沙特本土化进程有积极作用。

沙特“2030愿景”强调技术转移和本地就业,中国企业通过培训沙特工程师,支持这一目标。

在Taiba2项目中,已计划培训数百名本地人员,这不仅提升项目可持续性,还为后续合作奠基。

从区域视角看,SEC合同强化了中国在中东能源市场的定位。

中东燃气轮机需求预计到2030年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份额有望增长。

沙特项目的成功可辐射阿联酋和埃及等国,形成示范效应。

“一带一路”框架下,此类合作促进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

在技术层面,中国企业通过国际合作掌握H级燃机集成技能。

百吉项目的辅助支持经验,可应用于PP13和PP14的碳捕集接口设计。

该接口预留将为未来CCUS技术应用提供便利,符合全球低碳趋势。

潜在挑战包括地缘风险和本土化要求。

沙特市场相对稳定,但区域波动可能影响进度。

中国企业需在合作中平衡技术输出与本地融合,确保合规。

总体而言,SEC的34亿美元合同凸显中东燃气轮机项目的投资吸引力。

中国企业的深度参与,不仅贡献工程专长,还注入成本控制和创新元素。

该项目预计将为沙特电力供应注入新动力,并为区域能源转型提供可复制模式。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