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公司许可证制度进一步放宽:自由区企业叩开本土招标大门
迪拜公司许可证制度进一步放宽:自由区企业叩开本土招标大门

迪拜公司许可证制度进一步放宽:自由区企业叩开本土招标大门

迪拜近日推出“自由区本土运营许可”,允许逾万家自由区企业以低成本参与本土招标,此举旨在深化经济一体化,预计首年跨辖区业务增长15%-20%,助力非石油部门加速扩张。

迪拜,2025年10月9日——迪拜政府近日宣布一项重磅举措:推出“自由区本土运营许可”(Free Zone Mainland Operating Permit),允许注册在迪拜自由区的企业首次获得参与本土政府招标和合同竞标的资格。

这一许可由迪拜商业注册与许可公司(DBRC)在经济与旅游部(DET)指导下推出,并与迪拜自由区委员会合作实施,标志着该酋长国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推动自由区与本土经济的无缝融合。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阿联酋生意经”系列第201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根据许可细节,该项为期六个月的临时授权费用仅为5000迪拉姆(约合1361美元),企业可在期满后续费续期。

适用范围聚焦非监管领域,包括技术、咨询、设计、专业服务以及贸易等高增长行业。

获批企业可直接在本土开展运营和投标活动,但需遵守联邦税务局规定,缴纳9%的公司税,并维护独立的财务记录。

同时,企业无需额外招聘,可直接调配现有员工参与本土业务,这大大降低了运营门槛。

迪拜经济与旅游部表示,此举预计将在首年内将跨辖区业务规模提升15%至20%,惠及超过1万家活跃自由区企业。

这些企业此前受限于本土许可壁垒,无法触及价值数百亿迪拉姆的政府合同市场。

新许可的推出,正值迪拜经济复苏势头强劲之际。

根据官方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迪拜GDP同比增长4%,达到1197亿迪拉姆(约合326亿美元),其中非石油部门贡献突出,房地产增长7.8%,贸易和运输等领域亦表现亮眼。

这一增长得益于公私合作项目的强劲推进,整个阿联酋第一季度GDP也实现3.9%的实物增长,总值达4550亿迪拉姆,非石油占比创历史新高77.3%。

迪拜自由区作为中东经济引擎的核心组成部分,已成为全球投资者青睐的“磁石”。

目前,阿联酋拥有超过46个自由区,其中迪拜贡献了45个以上,这些区域提供100%外资所有权、零个人所得税以及定制化基础设施支持,涵盖物流、能源、科技等多领域。

2025年,迪拜新增三处自由区,进一步强化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枢纽地位。

这些自由区不仅吸引了本土企业孵化,还累计贡献了阿联酋出口总额的60%以上,推动外国直接投资(FDI)持续流入。

例如,2025年4月,阿联酋内阁通过新决议,进一步规范自由区企业向本土扩展的路径,此许可即为其落地延伸。

从更广视角看,此政策契合迪拜“经济愿景2033”的战略布局。

该酋长国计划2025年财政支出超过860亿迪拉姆,收入预期达980亿迪拉姆,重点倾斜于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基础设施。

政府数据显示,公私伙伴关系已成为经济增长“加速器”,而自由区企业的本土化将进一步放大这一效应。

展望未来,迪拜正通过类似举措应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例如在美中摩擦背景下,其自由区已成为企业绕道关税壁垒、进入新兴市场的“缓冲区”。

对中国企业而言,这一变化尤为利好。

迪拜自由区已吸引众多中资机构入驻,如阿里巴巴计划在迪拜兴建数据中心,深化“一带一路”沿线数字丝路布局。

此外,零售巨头Primark也宣布在迪拜和科威特开设首家中东门店,凸显该地区消费市场的潜力。

然而,市场也需警惕潜在风险:近期报告显示,迪拜房地产领域泡沫隐患上升,房价过热或影响整体经济稳定性。

总体而言,新许可不仅是行政便利,更是迪拜经济多元化的“催化剂”。

随着中东地缘格局演变,更多跨国企业或借此机会深耕本土市场,迪拜的“金色机遇”正向全球敞开大门。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