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豪掷千亿建15座世界杯球场 中企如何抢滩中东基建盛宴?
沙特豪掷千亿建15座世界杯球场 中企如何抢滩中东基建盛宴?

沙特豪掷千亿建15座世界杯球场 中企如何抢滩中东基建盛宴?

2025年盛夏,沙特阿拉伯正以“基建狂魔”姿态加速冲刺2034年世界杯主场馆建设——15座专业足球场规划出炉,超千亿美元投资蓄势待发。

从利雅得9.2万人的“王冠之巅”主场馆到中国铁建参建的吉达4.6万座地标球场,从西班牙技术团队操刀的可伸缩顶棚设计到本土巨头与PPP模式合力破局,这场赛事不仅是足球盛宴,更成为全球建筑商争夺的“中东机遇窗口”。

中企如何在这场千亿级竞赛中分羹?透明化改革与外资准入松绑又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沙特生意经”系列第389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1. 巨型工地启幕:15座场馆撬动万亿基建产业链

沙特体育部最新文件显示,为兑现2034年世界杯主办承诺,该国将兴建15座符合国际足联标准的足球场,其中11座为新建场馆。

从首都利雅得到东部石油城达曼,从红海沿岸的“未来之城”NEOM到新锐开发区ROSHN,塔吊林立的工地已成为沙特新风景线。

“这不仅是体育基建,更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器。”牛津经济研究院中东分析师哈桑·阿尔卡迪指出。

参照卡塔尔世界杯超2200亿美元的总投入,沙特赛事相关基建投资预计将突破3000亿美元,涵盖交通网络、酒店集群、智慧电网等配套领域,形成长达十年的产业链红利期。

2. 中企身影闪耀:中国铁建领衔技术输出

在已公布的四大重点场馆合同中,中国企业已抢占先机。

2024年1月,中国铁建与沙特本地承包商Sama联合体以18亿美元中标吉达中央体育场项目,这座4.6万座位的海滨场馆将成为赛事季军争夺战举办地,其弧形钢结构穹顶与海水冷却系统设计彰显中国基建的环保智慧。

更值得关注的是技术壁垒突破——由西班牙FCC建筑公司与沙特Nesma联合承建的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体育场,不仅拥有4.5万座位,更配备全球首创的全自动伸缩草坪系统与LED巨幕墙。

“这类尖端项目过去鲜少对中资开放,如今沙特为达国际标准主动寻求技术合作。”迪拜建筑工程顾问公司MEED总监拉希德·马尔祖克透露,至少6座新建场馆正与中企洽谈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业务。

3. 模式革新:PPP与外资准入破冰

沙特正打破传统政府包办模式,以公共私营合作制(PPP)激活市场活力。8月启动的费萨尔·本·法赫德体育场扩建项目,首次采用“设计-建设-融资-运营-维护”全周期PPP框架,私营资本将获得20 – 30年特许经营权。

与此同时,体育俱乐部私有化进程加速:美国哈伯格集团7月成功收购阿尔霍卢德足球俱乐部,成为首个控股沙特职业球队的外资玩家。

“这些举措释放强烈信号:沙特正从‘封闭招标’转向‘透明竞合’。”普华永道中东基建事务负责人丽莎·阿米尔指出,新修订的《外商投资法》将建筑服务业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提升至75%,并简化PPP项目审批流程,极大提振国际承包商信心。

4. 挑战与机遇并存:中企需破解三大关卡

机遇背后暗藏考验。

首先,当地劳工政策要求外籍员工比例不得超过总用工量的20%,中企须加速培养本土技术团队;其次,极端气候条件下(夏季地表温度超60℃),场馆制冷系统与材料耐候性标准远超常规项目;再者,文化敏感性要求建筑设计融入伊斯兰元素,如麦地那体育场方案因穹顶纹饰争议一度搁置。

“成功者将是那些兼具技术实力与在地化智慧的企业。”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专家建议,中企可借鉴中国铁建“联合体投标 + 技术转让”组合策略,在钢结构、光伏一体化看台等优势领域输出标准,同时携手沙特本土企业组建合资公司应对政策壁垒。

5.未来战场:从世界杯到“2040愿景”

这场基建竞赛的终点远不止于2034年。沙特“2040国家转型计划”明确将体育产业列为经济多元化支柱,规划新增2500座社区球场、15个国家级训练中心,并打造“体育旅游黄金走廊”。

迪拜投资机构Al Mal Capital预测,2025 – 2035年间沙特文体娱乐基建市场规模将保持年均18%增速,成为海湾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当利雅得的起重机群划破沙漠天际线,全球建设者正站在历史性机遇的十字路口。对于渴望掘金中东的中国企业而言,这场始于足球场的角逐,终将书写中国智造与阿拉伯雄心交融的新篇章。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