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油企在伊拉克大放异彩
中国民营油企在伊拉克大放异彩

中国民营油企在伊拉克大放异彩

近年来,中国民营油企在伊拉克的油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赢得了大量勘探许可,并计划大幅增加产量。

截至2025年8月,中国民营油企在伊拉克的产量目标是达到500,000桶/日,较目前水平翻番。这些公司包括洲际油气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能源集团、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和安东油田服务集团等,它们通过更具吸引力的合同安排和较低的运营成本,成功进入了伊拉克这个由中国国有企业主导的市场。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伊拉克生意经”系列第77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1. 具体项目与投资

中国民营油企在伊拉克的投资项目多样化,涵盖了多个油田和勘探区块,展现了其快速发展的能力。以下是一些主要项目:

(1)   洲际油气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领投的南巴士拉综合项目包括将图巴油田产量提升至100,000桶/日,并建设一座200,000桶/日的炼油厂,计划在2027年中期恢复图巴油田40,000桶/日的产量。此外,公司还在纳夫特哈纳区块和迈桑省的Huwaiza油田进行开发,预计2027年开始生产。

(2)   联合能源集团:在伊拉克第9区块每天生产约120,000桶石油,是民营企业中产量最大的。2024年,该公司获得了靠近科威特和伊朗边境的Fao区块勘探许可,显示了其进一步扩张的雄心。

(3)   中曼石油天然气集团:2024年获得东巴格达(北)区块和中幼发拉底区块的勘探许可,并宣布投资4.81亿美元用于开发,展现了其在伊拉克市场的积极布局。

(4)   安东油田服务集团:首次作为项目运营商,赢得了瓦西省东部杜夫里亚油田的开发许可,标志着其从服务提供商向运营商的转型。

这些项目不仅体现了中国民营油企的技术和资金实力,也为伊拉克提供了急需的投资和技术支持。

2. 伊拉克的战略需求

伊拉克作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拥有约1450亿桶的探明石油储量,约占全球储量的10%。为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并增加出口收入,伊拉克计划到2029年将石油产量从目前的约400万桶/日提升至600万桶/日以上。

此外,伊拉克还致力于开发天然气资源,以减少对伊朗天然气进口的依赖。2024年,伊拉克启动了第五次补充和第六次油气许可轮,涉及29个油气田和勘探区块,预计新增天然气产量约8.3亿立方米/年。

为加速项目进展,伊拉克政府调整了合同模式,从固定费用协议转向利润分享合同。这种模式对投资回报更具吸引力,特别适合中国民营油企的低成本运营策略。伊拉克油气领域的开放政策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进入市场的机会,同时也反映了伊拉克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战略调整。

3. 中国民营油企的优势

中国民营油企在伊拉克的成功得益于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1)   低成本运营:通过使用中国成本优势,中国公司将钻井成本从十年前的800-1000万美元降低到400-500万美元,显著提高了竞争力。

(2)   快速开发能力:中国民营油企通常在2-3年内完成油田开发,而西方公司可能需要5-10年。伊拉克巴士拉石油公司的阿里·阿卜杜拉米尔表示:“中国公司以快速执行项目、严格遵守时间表和在高风险地区运营的能力而闻名。”

(3)   高风险承受能力:相较于西方公司,中国企业更愿意在安全挑战较大的地区运营,并接受较低的利润率以换取长期合同。

这些优势使中国民营油企在伊拉克油气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伊拉克政府的重要合作伙伴。

4. 地缘政治影响

中国在伊拉克油气领域的增强存在,不仅是经济合作的体现,也反映了中国确保能源安全的战略。

根据《伊拉克新闻》报道,2025年上半年,伊拉克继续是中国第四大石油供应国,凸显了两国在能源领域的紧密联系。与此同时,美国在伊拉克油气领域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2024年,埃克森美孚等西方公司退出伊拉克,而中国公司填补了这一空缺。例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接管了西古尔纳1号油田,并计划到2035年将其产量提升至120万桶/日。

尽管美国政府试图通过鼓励本国企业投资伊拉克来对抗中国的影响,但中国公司在最近的许可轮中占据主导地位,赢得了半数以上的勘探许可。这种趋势可能进一步加剧中、美在伊拉克能源领域的竞争。

5. 挑战与争议

尽管中国民营油企在伊拉克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巴士拉石油公司前原油运营经理穆瓦法克·阿巴斯指出,中国公司在项目透明度和技术标准方面受到了一些批评。此外,中国企业倾向于大量使用中国员工,而将伊拉克本地员工安排在较低薪资的岗位,这引发了关于本地就业机会的争议。

为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伊拉克政府希望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引入更先进的技术,并促进本地劳动力和技能的发展。这需要中国企业在未来进一步优化运营模式,确保项目透明度和技术标准的提升。

6. 结论

中国民营油企在伊拉克的成功,不仅为中国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供应,也为伊拉克带来了急需的投资和技术,助力其经济发展。洲际、联合能源集团等企业的快速扩张,展现了中国民营企业在全球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

然而,合作中仍需解决透明度、技术标准和本地化就业等问题,以实现双方的长期共赢。随着中国企业在伊拉克油气领域的持续深耕,中伊能源合作有望进一步深化,为两国经济注入新动力。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