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近日批准向阿曼联合太阳能多晶硅(USP)项目提供高达2.5亿美元的贷款和投资,用于支持其在苏哈尔港口自由区建设价值16亿美元的多晶硅工厂。
尽管该项目旨在推动阿曼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但因项目涉及中国企业背景,引发美国及部分欧洲国家代表的反对,凸显地缘政治对国际投资的复杂影响。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阿曼生意经”系列第54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据《The Business Standard》报道,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于近日批准了一项总额高达2.5亿美元的融资计划,包括2亿美元贷款和5000万美元优先股投资,用于支持阿曼联合太阳能多晶硅公司(USP)在苏哈尔港口自由区建设一座年产10万吨多晶硅的工厂。
该项目总投资达16亿美元,是中东地区首个同等规模的多晶硅生产项目,预计满产时可为太阳能电池板提供每年40吉瓦的产能,为全球可再生能源供应链做出贡献。
然而,该融资决定在IFC董事会内部引发争议。据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执行董事明确反对该项目,德国、荷兰及北欧国家的代表则选择弃权。反对的主要原因是USP与中国企业的关联性。
USP的董事长兼创始人张龙根(Longgen Zhang)是美国公民,但曾担任中国多晶硅制造商大全新能源(Daqo New Energy)的首席执行官。
此外,USP的股东之一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公司IDG资本,该公司曾一度被美国国防部列入与中国军方有关联的企业名单,尽管已于去年12月被移除。其他股东包括张龙根本人及阿曼主权财富基金。
阿曼此项目不仅是其经济多元化战略的一部分,也与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长密切相关。
根据阿中产业研究院(ACIEP)网站分析,中东地区近年来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减少对石油经济的依赖。
阿曼通过苏哈尔自由区吸引外资,旨在打造区域性绿色产业中心。该多晶硅工厂的建设预计将创造就业机会,并推动阿曼在全球太阳能产业链中的地位。
《Zawya》报道称,IFC与USP的融资协议是在阿曼举办的世界银行集团(WBG)日活动期间签署的,同期还签署了其他支持阿曼非石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融资协议。
此外,阿曼主权财富基金旗下的未来基金(FFO)已于2024年10月向该项目投资1.56亿美元,显示出阿曼政府对该项目的重视。
然而,美国的反对反映了当前全球供应链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据《Reuters》报道,美国近年来推动半导体和关键材料供应链的本土化,2024年向密歇根州Hemlock Semiconductor提供了3.25亿美元的联邦拨款,以扩大半导体级多晶硅生产。
美方认为,USP项目可能变相增强中国在全球多晶硅市场的支配地位,尤其是在当前多晶硅行业已面临严重产能过剩的情况下。
中国目前主导全球多晶硅生产,占全球供应的大部分。
据《Reuters》报道,中国多晶硅企业正计划投资500亿元人民币(约70亿美元)关闭约三分之一的产能,以应对行业产能过剩问题。
USP项目被美方及部分欧洲国家视为中国企业通过海外投资扩展影响力的举措,进一步加剧了国际社会对该项目的审慎态度。
尽管如此,IFC的融资决定表明其对阿曼经济转型的支持。
根据世界银行官网,IFC在2022财年为中东和北非地区提供了超过50亿美元的融资,支持了34个新项目,重点解决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气候变化等区域性挑战。
阿曼多晶硅项目的推进符合IFC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多元化的目标。
阿中产业研究院指出,中国企业在中东地区的投资近年来显著增长,尤其是在新能源和基础设施领域。阿曼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节点国家,通过吸引中国资本和技术,加速了其工业化和绿色能源转型。
USP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深化中阿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但也需警惕地缘政治风险对项目执行的潜在影响。
阿曼多晶硅项目的融资获批标志着中东地区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新角色,但其背后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不容忽视。
美国及部分欧洲国家的反对凸显了全球供应链竞争的紧张局势,而阿曼则需在经济利益与国际关系中寻求平衡。未来,该项目的执行效果及对全球多晶硅市场的影响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