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凭借丰富的磷酸盐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正成为中国锂电企业投资热土,构建从原材料到电池组装的完整产业链。
近年来,摩洛哥逐渐成为中国新能源企业海外投资的战略要地。凭借丰富的磷酸盐资源、靠近欧洲的地理优势以及与欧盟和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摩洛哥吸引了众多中国电池产业链企业在此布局,形成了涵盖原材料提炼、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电池回收及组装的完整生态系统。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23年以来,中国企业在摩洛哥的投资热潮显著,尤其是在锂离子电池领域,意在通过该国进入欧美市场,同时规避地缘政治风险。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摩洛哥生意经”系列第92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1.国轩高科领衔,打造非洲首座电池超级工厂
中国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在摩洛哥肯尼特拉投资约68亿美元,建设非洲首座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该项目计划分五期实现100吉瓦时(GWh)产能,首期20 GWh预计2026年投产。
国轩高科掌握磷酸铁锂(LFP)、锰基(MFP)和镍钴锰(NMC)等多种电池化学技术,计划在摩洛哥实现从正负极材料到电池组装的全链条生产。
据阿中产业研究院分析,这一投资不仅强化了摩洛哥的汽车供应链,还使其成为中国企业进军欧洲市场的桥头堡。
2. 产业链上下游全面布局
除国轩高科外,多家中国企业也在摩洛哥加速布局,形成完整电池产业链:
(1) 正负极材料:贝特瑞新材料集团在丹吉尔科技城投资约8.49亿美元,建设年产5万吨正极材料和3.6万吨负极材料工厂,预计可供应约50万辆电动车。BTR在全球硅基和石墨负极材料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分别达70%和40%。
(2) 电解液:天赐材料投资2.8亿美元在Jorf Lasfar建设年产30万吨锂电池电解液工厂,旨在利用摩洛哥的磷酸盐资源和对欧出口优势。
(3) 锂精炼:四川雅化实业集团与LG能源解决方案(LG Energy Solution)合作,计划投资超5亿美元建设锂氢氧化物精炼厂,满足电池生产需求。
(4) 回收与前驱体:中伟股份与摩洛哥皇室控股Al Mada合资成立COBCO,投资20亿美元在Jorf Lasfar建设NMC、LFP及电池回收项目,年产能可支持超100万辆电动车。
3. 摩洛哥的战略优势
摩洛哥拥有全球约70%的磷酸盐储量,是LFP电池核心材料的关键来源。 其靠近欧洲的地缘优势、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与欧美市场的自由贸易协定,使其成为中国企业“借道出海”的理想选择。
《金融时报》指出,摩洛哥的低成本生产环境(电池生产成本比其他国家低36%)和丰富的钴、锂等资源,进一步增强了其吸引力。 此外,摩洛哥政府积极推动电动车产业,计划到2030年将汽车年产能提升至140万辆,并提高本地化率至80%。
4. 全球市场布局的战略意义
中国企业在摩洛哥的投资不仅是产能扩张,更是全球市场战略的一部分。
《彭博社》报道,2023年美国《通胀削减法》要求电池关键矿物需部分来自美国或其自由贸易伙伴,摩洛哥因此成为中国企业绕过贸易壁垒、进入美国市场的关键节点。
国轩高科等企业的布局,不仅服务于欧洲客户,还通过自由贸易协定间接进入北美市场。
未来,随着更多中资企业的加入,摩洛哥有望在中国的新能源版图中占据更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