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崛起为中东北非第三大建设强国,5650亿美元项目引关注
埃及崛起为中东北非第三大建设强国,5650亿美元项目引关注

埃及崛起为中东北非第三大建设强国,5650亿美元项目引关注

埃及凭借5650亿美元的建设项目,崛起为中东北非地区第三大建设市场,仅次于沙特和阿联酋,受到全球投资者瞩目。

根据国际房地产顾问机构莱坊(Knight Frank)最新报告,埃及建设市场正以惊人速度发展,拥有5650亿美元的未来项目和1200亿美元的在建项目,成为中东北非(MENA)地区继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之后的第三大建设强国。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埃及生意经”系列第127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1.   巨型项目引领市场热潮

埃及的建设热潮主要由新行政首都(New Administrative Capital)和新阿莱曼市(New Alamein)等标志性项目推动。这些项目不仅重塑了埃及的城市版图,还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投资。

据莱坊数据,目前有508亿美元的在建项目专注于建筑业,涵盖住宅、商业和基础设施领域。

新行政首都项目是埃及政府的核心战略之一,计划在开罗以东45公里的沙漠地带建设一座可容纳500万至700万人口的新城,总投资高达450亿美元。项目包括议会、总统府及外国使馆的搬迁,旨在缓解开罗的人口压力。

中建集团在此项目中扮演重要角色,承建了中央商务区(CBD)的“地标塔”,该塔高385.8米,将成为非洲最高建筑。

新阿莱曼市则定位为地中海沿岸的旅游和住宅热点,结合高端住宅、酒店和商业设施,吸引了来自海湾国家和中国的投资。根据阿中产业研究院(ACIEP)数据,新阿莱曼市的开发不仅推动了北岸旅游业,还促进了区域经济多元化。

2. 多元化投资与长期潜力

埃及的建设项目中,90%仍处于“研究”和“设计”阶段,表明市场具有长期增长潜力。化工、电力和交通领域预计将成为未来投资重点。

埃及政府近年调整公共支出政策,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要求,逐步向私营资本开放市场,吸引更多国内外开发商参与红海、北岸和新阿莱曼等旅游热点项目。

据《阿拉伯新闻》(Arab News)报道,埃及政府通过公私合作(PPP)模式推动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吸引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其中建筑业占重要份额。

3.   成本竞争力与市场机遇

尽管面临通胀、汇率波动和进口材料依赖等挑战,埃及的建筑成本仍具全球竞争力。莱坊数据显示,高端别墅每平方米建造成本最高为1310美元,办公楼装修成本最高达1210美元/平方米。

相比之下,销售价格持续上涨,2025年第二季度,新开罗的优质办公楼均价达46.6万埃及镑/平方米,显示出巨大的价值创造潜力。

此外,埃及人口快速增长和海外侨民需求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强劲动力。《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指出,埃及年轻人口占比高,城市化需求旺盛,推动了住宅和商业项目的需求。

埃及建设市场虽前景广阔,但也面临挑战。X平台上的讨论显示,埃及经济面临高通胀(36.8%)和债务占GDP比例接近93%的压力,建筑业依赖进口材料进一步加剧成本波动。

然而,政府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的合作以及对私营投资的开放,正逐步缓解这些问题。阿中产业研究院强调,中埃合作在新行政首都等项目中展现了互利共赢的模式。

4.   区域强国的崛起

埃及的建设热潮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象征,也是经济多元化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1200亿美元的在建项目和5650亿美元的未来项目为全球企业提供了规划、设计和咨询等早期介入机会。

莱坊强调,成功进入市场的企业需深入了解当地监管框架和文化背景,以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

随着国内外投资持续涌入,埃及的城市增长预计将在未来十年保持强劲势头。新行政首都和地标塔等项目的推进,不仅重塑了埃及的天际线,也为就业创造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中国日报》(China Daily)报道称,中埃合作已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基础设施建设的典范。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