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政府正与上海电气集团就总装机容量达10吉瓦的电力项目展开深入谈判,旨在解决该国长期的电力短缺问题。
此合作不仅标志着中伊在能源领域的进一步深化,也凸显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中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参与。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伊拉克生意经”系列第80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据阿拉伯商业新闻网站Zawya报道,伊拉克电力部正与上海电气集团就一项总装机容量高达10吉瓦的电力项目进行谈判。
该项目涵盖多个发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旨在显著提升伊拉克的电力供应能力,缓解该国长期面临的电力短缺问题。根据伊拉克官方消息,此次合作将包括新建燃煤、燃气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具体细节仍在进一步商讨中。
伊拉克长期以来饱受电力供应不足的困扰,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期间,电力需求激增,导致频繁停电。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数据,伊拉克全国电力装机容量在2024年约为26吉瓦,但实际可用容量远低于此,难以满足国内需求。
作为中国机械工业的龙头企业,上海电气近年来在全球能源市场表现亮眼。
根据公司官网信息,上海电气拥有120多年的历史,业务涵盖发电设备、新能源、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
此前,2025年4月10日,上海电气与阿布扎比未来能源公司(MASDAR)在上海签署沙特Al-Sadawi 2GW光伏项目合作协议。
2024年10月,其子公司上海电气斯必克成功中标沙特Taiba和Qassim两座燃气联合循环电站的空冷产品订单,合同金额超10亿元人民币,标志着中国空冷技术首次应用于全球大型发电项目。
此外,伊拉克近年来在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日益增多。例如,沙特ACWA Power和阿布扎比Masdar公司也与伊拉克洽谈了总计2吉瓦的太阳能项目,显示出该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
上海电气的10吉瓦项目若能落地,将成为伊拉克能源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不仅能显著提升电力供应,还将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
伊拉克与上海电气的此次合作,不仅是双方在能源领域的重要突破,也为中伊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注入新动力。未来,随着项目细节的进一步明确,这一百亿美元的电力项目有望为伊拉克的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