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SCZone)近期在中国举办2025/2026财年首场推介会,与三家中国纺织企业签署总值5260万美元的工业项目协议,预计创造3500个就业岗位,助力埃及纺织产业本地化并深化中埃经贸合作。
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SCZone)主席瓦利德·贾迈勒丁(Waleid Gamal El-Dien)近日率团在中国南京完成2025/2026财年首次投资推介会,与三家中国知名纺织企业签署了总投资额达5260万美元(约25.8亿埃镑)的三项工业项目协议。
这些项目位于坎塔拉西工业区(Qantara West Industrial Zone),预计将创造3500个直接就业岗位,进一步推动埃及纺织产业的本地化发展,并深化中埃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经贸合作。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埃及生意经”系列第118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一、项目概况
1. 常州东方诺亚印染有限公司项目
常州东方诺亚印染有限公司(Changzhou East Noah Printing and Dyeing Co. Ltd.)投资2000万美元,建设一座占地8万平方米的全流程纺织工厂。该工厂涵盖从超细聚酯纤维纺丝、编织、印染到精整的完整生产链,专注于生产毯子、床上用品和被子。项目日产80吨面料,年产800万件家用纺织品,其中90%用于出口,10%供应埃及本地市场,预计提供1000个直接就业岗位。
2. 常州耀春格瑞纺织品有限公司项目
常州耀春格瑞纺织品有限公司(Changzhou Golden Spring Textile)投资2400万美元,建设一座占地8.5万平方米的豪华家纺生产工厂。该工厂年产1.58万吨面料及200万套成品,包括毯子、床上用品和绗缝被,90%产品将出口至中东、北非、欧洲和美洲市场,剩余10%满足本地需求,预计创造1000个就业岗位。
3. 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Jiangsu Sainty Corporation Ltd.)投资860万美元,在坎塔拉西工业区建设一座占地4万平方米的成衣工厂。该工厂年产超1200万件成衣,全部面向国际市场出口,预计提供1500个直接就业岗位。此前,该公司已于2025年5月与SCZone签署1500万美元的成衣厂投资协议,进一步扩大其在埃及的投资布局。
二、战略意义与背景
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是埃及重要的投资平台,近年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提供一站式服务,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据埃及国家信息服务中心数据,过去三年,SCZone共签约297个项目,总投资约85亿美元,其中2024/2025财年签约121个项目,投资44亿美元。
此次签约的三个纺织项目使坎塔拉西工业区的中国项目增至18个,总计28个项目,投资总额约7.341亿美元,占地179.4万平方米,提供3.8455万个就业岗位。
SCZone主席贾迈勒丁表示,纺织产业是该经济区的优先发展领域,因其能与上下游产业链深度整合,并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埃及政府近年来积极推动纺织产业本地化,旨在减少对进口依赖并提升出口竞争力。
2023年,SCZone与中企签署了总值156亿美元的11项协议,涵盖绿色燃料和制造业等领域,显示出中埃合作的巨大潜力。
三、中埃合作深化
此次签约是中国与埃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体现。早在2023年,SCZone主席就曾访问中国北京和广州,表达了对中国企业投资的欢迎,并期待进一步合作。
此外,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作为中国在埃及的重要投资平台,已成为两国企业合作的典范。 中国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高效执行力,在埃及基础设施、制造业和绿色能源等领域持续扩大影响力。
中国阿拉伯交流协会副会长秦勇指出,中国企业在埃及的投资具有战略机遇期,尤其在制造业和新能源领域。 此次纺织项目的签约不仅推动了埃及的工业化进程,也为中国企业开拓中东和北非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
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中埃经贸关系,为埃及经济注入活力,同时为中国企业提供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