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总理要求中信承建的热电站必须三个月内完工
伊拉克总理要求中信承建的热电站必须三个月内完工

伊拉克总理要求中信承建的热电站必须三个月内完工

伊拉克总理穆罕默德·希亚·苏达尼(Mohammed Shia Al-Sudani)近日对阿尔凯拉特热电站(Al-Khairat Thermal Power Plant)项目延误问题采取强硬态度。

据伊拉克总理办公室发布的声明,苏达尼在与项目执行公司哈洛国际(Harlow International Limited)、中国中信集团(CITIC)、中国驻伊拉克大使崔伟以及电力部和石油部官员的会议中,决定给予两家公司三个月的宽限期,以解决项目延误问题。

若未能在期限内完成指定工作,两公司的投资许可将被吊销。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伊拉克生意经”系列第61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1. 项目背景与重要性

阿尔凯拉特热电站位于伊拉克中部卡尔巴拉省,是伊拉克最大的热电站项目,由哈洛国际作为项目业主和投资方,联合中国中信集团承建。

该项目于2021年由前伊拉克政府与两家公司达成协议,旨在显著提升伊拉克的电力供应能力。据哈洛集团官网介绍,电站建成后预计将满足全国超过10%的电力需求,为国家电网和卡尔巴拉炼油厂的运营提供可持续能源。

卡尔巴拉炼油厂每日可处理14万桶高硫重质燃料油(HSFO),而阿尔凯拉特热电站地理位置优越,毗邻炼油厂,仅1000米外的管道可输送原油,结合炼油厂的重质燃料油,确保电站运行的能源供应稳定。

这一旗舰项目不仅将减少伊拉克的电力短缺,还将通过创造超3000个直接就业机会和支持本地供应商,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2. 延误原因与政府压力

尽管阿尔凯拉特热电站被寄予厚望,但项目进展缓慢,引发政府不满。

据《伊拉克商业新闻》(Iraq Business News)报道,苏达尼在会议中详细讨论了项目延误的原因,并要求相关方提交整改计划。延误可能涉及供应链问题、技术挑战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但具体细节尚未公开。

伊拉克长期面临电力短缺问题,尤其在夏季高温期间,电力需求激增导致频繁停电。阿尔凯拉特热电站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延误直接影响民众生活质量和工业生产效率。

苏达尼此番强硬表态,反映了政府对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求以及对外国投资者的严格要求。

3. 环境与社会责任承诺

哈洛国际强调,阿尔凯拉特热电站采用了先进环保技术,力求在能源生产中兼顾环境可持续性。

据哈洛集团官网,该项目配备了污水处理系统,可回收利用电站运行中产生的废水。

此外,电站将首次在伊拉克引入烟气脱硫(FGD)系统,并安装符合国际标准的连续环境污染监测系统(CEMS),以监控排放并确保环境合规。这些措施旨在减少对卡尔巴拉地区的生态影响,同时提升项目的社会接受度。

4. 国际合作与地缘背景

阿尔凯拉特热电站项目不仅是伊拉克能源转型的重要一步,也是中伊合作的象征。

中国中信集团作为主要承包商,展现了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伊拉克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度参与。然而,项目的顺利推进也受到伊拉克复杂地缘政治环境的制约。

近期,苏达尼政府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寻求多元化合作,例如与土耳其签署了涉及“发展之路”运输项目的十项协议,显示伊拉克在平衡外国投资与国家利益间的努力。

5. 前景与挑战

苏达尼的最后通牒为哈洛国际和中信集团带来了巨大压力。三个月的时间窗口虽然短暂,但也为两家公司提供了挽救项目的机会。

若项目能在期限内完工,不仅将增强伊拉克的电力供应能力,还可能为哈洛国际和中信集团在伊拉克乃至中东地区的能源市场赢得更多信任。

然而,若未能按时交付,投资许可被吊销将对两家公司的声誉和财务造成重大打击,同时可能进一步延迟伊拉克的能源现代化进程。

随着期限临近,阿尔凯拉特热电站的命运备受关注。这不仅是伊拉克能源战略的试金石,也是国际合作在复杂地缘环境下面临的又一次考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