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想要伊拉克的石油,伊拉克则想要中国的太阳能
美国想要伊拉克的石油,伊拉克则想要中国的太阳能

美国想要伊拉克的石油,伊拉克则想要中国的太阳能

在饱受电力短缺困扰的伊拉克,太阳能正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希望之光。

从农民自装光伏板到大型太阳能项目,伊拉克正加速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同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伊拉克,这个以石油闻名的中东国家,正迎来一场太阳能革命。长期以来,电力短缺和高昂的电费困扰着伊拉克民众,尤其是农民,他们需要电力驱动灌溉水泵以维持农业生产。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伊拉克生意经”系列第84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据路透社报道,伊拉克农民开始大规模采用太阳能板,以应对频繁的停电和高昂的电费。

例如,种植小麦的农民阿里·阿卜杜拉通过安装太阳能板,将每月电费从700美元以上降至约64美元,不仅降低了成本,还确保了稳定的电力供应。

伊拉克已成为中国太阳能板第三大进口国,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2024年,中国光伏板出口同比增长10%,达242吉瓦,伊拉克市场成为重要增长点。

由于中国光伏产业近年来的产能过剩,太阳能板价格大幅下降,为伊拉克的普通民众和企业提供了经济实惠的能源解决方案。

在巴基斯坦等邻近国家,类似的现象也在发生,2024年巴基斯坦农民安装了17吉瓦的太阳能容量,显示出区域性的可再生能源热潮。

伊拉克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12吉瓦的太阳能装机容量,占电力结构的33%。

为实现这一目标,伊拉克与国际能源巨头合作,推进多个大型太阳能项目。其中,法国TotalEnergies将在巴士拉建设一座初始容量为250兆瓦、最终扩建至1吉瓦的太阳能发电厂,预计2025年底前投产,届时将安装200万个太阳能板。

此外,英国-美国合资企业UGT Renewables计划建设一座3吉瓦的超大型太阳能农场,进一步巩固伊拉克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雄心。

中国企业在伊拉克的太阳能市场也表现活跃。

2025年6月,振华石油在东巴格达油田启用了新的太阳能电站,标志着传统油气产业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

此外,中国电建与伊拉克电力部签署了2吉瓦太阳能项目的合作框架协议,首期750兆瓦的建设计划正在推进。

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伊拉克的电力供应能力,也为中国光伏企业在中东市场拓展提供了机遇。

伊拉克的能源转型还受到地缘政治和气候变化的推动。由于美国对伊朗实施的制裁,伊拉克从伊朗进口电力的渠道受限,迫使其加快发展本土能源项目。

同时,伊拉克政府公开承认气候变化的威胁,致力于减少碳排放,这与沙特阿拉伯等邻国的气候变化否认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伊拉克丰富的阳光资源和广袤的沙漠为太阳能发电提供了理想条件,相较于建设周期长达五年的天然气电站,太阳能电站通常仅需两年即可建成,效率更高。

然而,伊拉克的能源转型仍面临挑战。长期的战乱、制裁和腐败问题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电力供应受到严格配给,尤其在夏季高温达40摄氏度以上时,停电现象尤为严重。

库尔德斯坦等地区的地方政府和居民也在积极安装屋顶太阳能系统,搭配铅酸或锂电池,摆脱不可靠的电网依赖。这种自给自足的趋势正在全国范围内扩散。

根据《金融时报》报道,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场在2025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中东地区成为新的“高地”。伊拉克的太阳能热潮不仅是能源转型的体现,也反映了其在后石油时代寻求经济多元化的努力。

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署(IEA)指出,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需在2030年前增至三倍,以实现气候目标,伊拉克的努力正契合这一全球趋势。

从农民的屋顶光伏到政府支持的大型太阳能项目,伊拉克正在从石油大国向绿色能源先锋转变。尽管挑战犹存,但太阳能的普及为伊拉克提供了经济、环境和能源安全的“三赢”机会。

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落地,伊拉克有望成为中东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标杆,并成为中国光伏产品的新市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