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6日,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山东电建三公司)在北京与法国ENGIE集团、隆基绿能正式签署阿联酋阿布扎比Khazna(哈兹纳)1500MW光伏EPC总承包合同。
此项目不仅是ENGIE与Masdar联合体在阿联酋斩获的第四座吉瓦级光伏电站,也成为中国电建旗下企业在阿联酋市场以EPC模式承建的首个超大型光伏项目,标志着中国企业在中东高端新能源市场实现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的全面突破。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阿联酋生意经”系列第219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一、签约落定:中国企业首夺阿联酋吉瓦级光伏EPC大单
11月16日,三方签约仪式在北京低调而隆重举行。ENGIE集团首席执行官凯瑟琳·麦格雷格、中国电建集团副总经理陈观福、电建国际公司总经理唐玉华、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山东电建三公司党委副书记兼总经理刘明华等高层悉数出席。
根据合同,山东电建三公司将以EPC总承包身份负责Khazna光伏项目全流程实施。该项目采用集中式光伏布置方案,配备平单轴跟踪支架、集中式逆变器、箱式变电站以及机器人自动清洗系统,技术路线成熟且高度适配阿布扎比沙漠环境。
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满足约16万户阿联酋家庭用电,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超过240万吨,相当于道路上减少47万辆汽车。
这不仅是山东电建三公司在阿联酋市场的首个吉瓦级光伏EPC项目,也成为继沙特朱拜勒3B海水淡化项目后,山东电建三公司与ENGIE集团在中东地区的又一次深度合作,凸显双方在传统能源、海水淡化、新能源领域的多点开花。
二、Khazna项目来龙去脉:阿布扎比第四座吉瓦级光伏加速净零进程
Khazna光伏项目由阿联酋水电公司(EWEC)主导招标,是阿布扎比实现“2035年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占比60%”宏伟目标的关键拼图。
早在2023年9月,EWEC启动意向征集,27家国际企业及联合体提交申请,最终19家通过资格预审。
2024年正式进入RFP阶段,经过多轮激烈角逐,ENGIE与阿联酋本土清洁能源龙头Masdar组成的联合体以最具竞争力的度电成本中标。
根据PPA协议安排,ENGIE与Masdar将共同出资成立项目公司,其中开发商持股不超过40%,剩余股权由阿布扎比政府间接持有。EWEC作为唯一购电方,仅对实际并网电量付费,风险分配机制成熟。
Khazna项目建成后,阿布扎比太阳能光伏总装机将从当前的约4GW跃升至5.5GW,与Noor Abu Dhabi(1.2GW)、Al Dhafra(2GW)、Al Ajban(即将投产)共同构成全球最密集的吉瓦级光伏集群之一。到2027年,这四座电站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820万吨以上,助力阿布扎比电力碳强度从2019年的330kg/MWh降至2030年的150kg/MWh。
三、阿联酋能源转型大棋局:从“石油王国”到“绿色阿布扎比”
阿联酋虽坐拥全球第六大探明石油储量,却早在2017年便提出“2050能源战略”,明确到2050年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阿布扎比作为七个酋长国中经济体量最大的酋长国,目标更为激进——2035年可再生及清洁能源要满足60%的电力需求。
过去十年,阿布扎比已建成全球单体最大光伏电站Al Dhafra(2GW),并通过持续压低度电成本刷新全球纪录。Khazna项目继续沿用成熟的IPP(独立电力生产商)模式,吸引国际资本与技术,实现了“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高效组合。
与此同时,阿联酋天然气储量同样丰富,天然气发电仍将是未来十年主力。但通过大规模光伏白天顶峰发电,天然气电厂可大幅降低白天运行小时数,实现天然气与新能源的协同降碳,这也正是阿联酋能源战略的精妙之处。
四、中国力量在中东新能源版图的强势崛起
对中国企业而言,中东市场正从传统油气 EPC 向新能源全面转型。山东电建三公司此次以EPC总包身份切入,正是抓住了这一历史性窗口。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中东光伏市场已形成“隆基+晶科+天合等组件龙头提供核心设备,中国电建、中能建、特变电工等EPC巨头负责建设”的黄金组合。仅在阿联酋,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光伏装机已超过7GW,占当地光伏总装机一半以上。
Khazna项目中,隆基绿能作为组件供应商与战略伙伴深度参与,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光伏产业链在全球最高端市场的话语权。而山东电建三公司凭借在沙漠地区40余年的工程积淀,一举拿下EPC总包,标志着中国企业已从中东市场的“分包商”升级为“总包商”和“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五、结语:一带一路与阿联酋净零目标的完美耦合
Khazna 1500MW光伏项目的签约,既是中国企业深度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全球能源转型的缩影,也是阿联酋2050能源战略与净零目标落地的关键一步。
对中国电建而言,这不仅是又一份沉甸甸的海外订单,更是在中东高端市场实现传统能源、新能源、海水淡化“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战略性突破。未来,随着更多吉瓦级项目的落地,中国企业将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电建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