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拟16亿美元投资阿尔及利亚建化肥生产基地
中企拟16亿美元投资阿尔及利亚建化肥生产基地

中企拟16亿美元投资阿尔及利亚建化肥生产基地

中国的亚洲钾肥近期频频吸睛:在阿尔及利亚讨论投资 16 亿美元建造综合肥料工厂,同时在埃及敲定磷肥开发备忘录。

背后映射的是北非资源与农业市场的战略重塑——阿尔及利亚掌握逾数十亿吨磷矿储量,而埃及有意将矿产增值作为经济新引擎。中企的跨国布局,正打破传统肥料供需格局。

近年来,全球化肥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拥有底层资源和下游转化能力的玩家更具话语权。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亚洲钾肥正瞄准北非的磷肥资源,以“资源 + 加工 + 出口”一体化链条为目标,加速其国际化步伐。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阿尔及利亚生意经”系列第46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一、阿尔及利亚:16 亿美元赌注背后的战略野心

根据 Zawya 报道,中国亚洲钾肥拟在阿尔及利亚建设一座集磷矿开采、氨/尿素合成与复合肥生产于一体的综合肥料工厂,投资金额约为 16 亿美元。

这意味着从矿权到深加工的“矿—化工—制造—出口”全链条布局正浮出水面。

阿尔及利亚东部矿区(如 Djebel Onk、Bled El Hadba 等)被认为是该国最具潜力的磷矿带,估计原矿储量可达数十亿吨。

尽管对外披露的数据各有出入,但在业内普遍认为其资源规模已足以支撑未来十年级别的中大型肥料项目。

这一投资不仅是亚洲钾肥在非洲的新动作,也与阿尔及利亚“减少对碳氢出口依赖、推动经济多元化”的国家战略形成对接。对于中国方面,掌握这一链条意味着将减少对主流钾肥出口国(如加拿大、白俄罗斯、俄罗斯等)的依赖,增强在国际肥料市场中的话语权。

不过,这巨额项目存在风险:高昂的初期投入、基础设施瓶颈(交通、能源、港口等)、项目环境与社会许可,以及技术与运营能力是否能按期消化是未来的拦路虎。

二、埃及:磷肥项目初见端倪,亚钾热情显现

与此同时,亚洲钾肥在埃及也不甘落后。2025 年 7 月,埃及矿产资源和矿业管理局(MRMIA)与亚洲钾肥签署了一份磷矿、磷肥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包括磷矿勘探、富集、加工及拟建设现代磷酸盐肥料厂等内容。

在更早之前,2025 年 1 月,埃及投资与自由区总局(GAFI)就曾与亚洲钾肥就建立磷肥产业园展开沟通。该公司计划在该项目的首期阶段投入约 16 亿美元,每年开采 200 万吨磷矿并转化为磷肥,全部用于出口市场。

埃及方面寄望将矿产部门对 GDP 的贡献从目前不足 1% 提升至 5%–6%。

对于亚洲钾肥而言,这是一条进入中东非地区肥料价值链的快捷路径。

三、资源错配与市场博弈:背后的冲突势能

全球钾肥与磷肥市场长期存在“资源在少数国家集聚、需求高度分散”的结构性错配。中国在钾肥方面高度依赖进口,而高品质磷资源则掌握在若干非洲、中东国家手中。

亚洲钾肥选择在阿尔及利亚、埃及“双线出击”,无疑是在重构这一供需格局。

此外,这一布局也可能引发地缘竞争。传统化肥出口国可能通过价格、产能调控、贸易策略发起反击。加之北非国家在主权、政策环境与合规性方面的不确定性,项目推进过程可能遭遇博弈与冲突。

四、结语与前瞻

亚洲钾肥在阿尔及利亚和埃及的双重布局,不仅是对资源端的前瞻性布局,也是一场对话国际肥料市场格局的冒险。若项目推进顺利,其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和定价话语权或将实质性提升。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