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埃及公共企业部门部长穆罕默德·希米在新行政首都与远景能源、Benchmark Power代表团会晤,正式推动在苏伊士省El Nasr化肥公司建设非洲最大规模绿氨项目。
一期产能42万吨/年、100%可再生能源驱动、多数产品面向欧洲出口——这不仅是埃及绿色工业转型的标杆,更是中国企业在全球绿氢绿氨版图上的一次关键突围。
伴随埃及规划到2030年至少150万吨清洁氢、2040年580万吨的宏大蓝图,中国企业正迎来中东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绿色能源投资窗口。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埃及生意经”系列第141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一、42万吨绿氨工厂:中国技术与埃及资源的“黄金结合”
项目落户El Nasr Fertilizers现有厂区,由Benchmark Power担任主开发商,远景能源提供全套技术解决方案,三方将新设一家专责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工厂获批自由区身份,首期规模42万吨/年绿氨,几乎全部用于出口,主要目的地预计为欧洲。
远景能源的角色是技术核心:提供从风光电站、储能、绿氢电解槽到动态氨合成的全链条零碳解决方案。不同于传统灰氨工厂,这座工厂将实现“离网”运行——全部电力来自专属可再生能源电站,不占用埃及电网一丝负荷。
远景在内蒙古赤峰已建成全球最大离网绿氨项目(32万吨/年),此次几乎是将成熟工艺包完整移植到埃及,建设周期、度电成本、运行稳定性均有现成数据支撑。
埃及公共企业部部长El-Shimy在会后表态:该项目是埃及“绿色经济议程”的战略支点,将显著降低工业碳排放、提升埃及在全球清洁能源版图中的地位,同时为国有企业现代化注入私人资本与先进技术。
二、埃及绿氢绿氨规划有多大?
埃及并非心血来潮。2024年由Advisian咨询公司主导、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支持完成的《埃及清洁氢战略》已为未来15年画出清晰路线图:
1.2030年:至少150万吨/年清洁氢(中央情景1.5百万吨,绿色情景2.8百万吨)
2.2040年:总产能580万吨/年,其中出口375万吨,占当时全球市场约5%
3.为实现上述目标,需新增电解槽48-76GW、可再生能源72-114GW,总投资240-340亿美元
目前埃及已与国际开发者签署23份谅解备忘录、9份框架协议,涉及首期电解槽9.46GW、远期43.9GW。财政激励也已落地:金色项目可获33%-55%税收抵免、增值税全免、进口设备关税减免等。
更引人注目的是南西奈省El Tor地区正在推进的170亿美元绿氢项目:占地127平方公里,配备3.1GW“日间光伏+夜间抽蓄”全天候供电系统,年产40万吨绿氢,主要通过苏伊士运河出口欧洲。该项目由埃及投资与自由区总局、军工生产部联合推动,分三期分别于2030、2033、2035年投产。
埃及的底气来自三个维度:
1.全球顶级的风光资源——苏伊士湾年平均风速10米/秒以上,西北部沙漠光照时数超3000小时;
2.地理位置——距欧洲最近的绿氢来源地,运输成本比澳大利亚、智利低30%-50%;
3.现有灰氢基础——全国现有氨产量超700万吨/年,化肥、炼化、甲醇产业对氢气需求稳定,可实现“灰转绿”平滑过渡。
三、中东绿氢万亿市场,中国企业为何集体“抢滩”?
2025年,中东绿氢赛道已进入“军备竞赛”阶段:沙特Neom 220万吨绿氨、阿曼Hyport Duqm、阿联酋多个100万吨级项目相继推进,预计2025-2030年区域内绿氢绿氨总投资将超1500亿美元。
中国企业具备三大“杀手锏”:
1.成本最优的全产业链:远景、金风、天合、隆基、明阳等已把风机、光伏、电解槽、储能、氨合成工艺包打通,LCOH(绿氢度电成本)可做到1.5-1.8美元/公斤,远低于欧洲本土;
2.成熟离网方案:远景赤峰、明阳内蒙古等多座离网绿氨项目已实现商业化运行,证明在无电网地区也能7×24小时稳定生产;
3.政策性金融护航: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一带一路”绿色专项贷款,可轻松满足埃及“70%境外融资”的硬性要求。
远景能源在中东已深耕多年:2025年7月,其77台EN-171/6.5MW风机助力埃及Ras Ghareb 500MW风电项目(非洲单机容量最大)全容量并网,年减碳100万吨。此次绿氨项目不过是其在中东的“第二落子”。
四、从赤峰到开罗:远景的全球零碳版图加速扩张
远景能源的绿氨野心早已超越单一项目。
2024年底投产的内蒙古赤峰零碳产业园,被视为全球绿氨工业化的“1.0版本”:完全离网、全球最大规模、首次实现AI全流程优化。2025年四季度,该项目将正式启动32万吨绿氨出口,主要目的地正是欧洲。
埃及El Nasr项目则更像“2.0版本”:首次与当地传统化肥巨头深度捆绑,实现灰绿并线生产;首次在非洲大陆落地百万吨级绿氨产能;首次与欧洲终端买家(化肥、航运)实现点对点锁定。
西班牙合作则指向“3.0版本”:2024年9月协议明确,远景将在西班牙建设氢能装备工厂、布局全产业链,并与当地企业共建零碳氢能产业园,产品覆盖绿氢、绿色甲醇、可持续航油。
三地布局形成完整闭环:
1.中国赤峰——技术验证与成本最低的规模化生产基地
2.埃及苏伊士——面向欧洲的最具成本优势的出口前哨
3.西班牙伊比利亚——深入欧洲本土的供应链与市场桥头堡
远景高级副总裁徐刚曾公开表示,公司自创立之初便执行全球化战略,目前国际员工占比超50%,在全球60多个国家拥有产业园区。绿氢绿氨作为“可再生能源的终极延伸”,已成为远景继风机、储能之后新的千亿赛道。
五、结语:中国绿氢“出海”才刚开始
当欧洲还在为2030年2000万吨绿氢进口目标发愁时,埃及、沙特、阿曼、摩洛哥已排着队向中国企业递橄榄枝。远景能源在埃及的42万吨绿氨工厂,只是中国绿氢全球化的第一声枪响。
未来五年,谁能把可再生能源、储能、电解槽、氨合成四块拼图最快拼完,谁就拿下中东这块万亿蛋糕的头啖汤。
对中国企业而言,这不仅是一场技术输出,更是一次重新定义全球能源贸易格局的机会。埃及工厂的风机转动声,或许正是下一个能源时代启幕的序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