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中摩合资企业COBCO在摩洛哥乔夫拉斯法尔(Jorf Lasfar)正式投产其首座锂离子电池材料工厂,标志着北非地区电动车供应链的重大突破。
这一项目由摩洛哥皇室控股投资基金Al Mada与中国电池材料巨头中伟新材料合作,依托摩洛哥的区位优势、自由贸易协定及丰富的磷酸盐和钴资源,助力全球电动车产业布局。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摩洛哥生意经”系列第80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1. 工厂概况与生产目标
COBCO的乔夫拉斯法尔工厂占地238公顷,总投资约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5亿元),是摩洛哥首个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制造基地。工厂初期年产能为4万吨,生产镍锰钴(NMC)前驱体(pCAM),用于电动车电池及固定储能系统。根据公司规划,未来将扩产至年产12万吨NMC前驱体和6万吨磷酸铁锂(LFP)正极材料,整体产能可达70吉瓦时,足以支持约100万辆电动车生产。
LFP正极材料的生产将在区域LFP电池供应链成熟后启动,预计将进一步巩固摩洛哥在全球电池材料市场的地位。COBCO首席执行官Allen Luo表示,这一项目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对摩洛哥工业主权和绿色转型的战略性推动。
2. 战略合作与技术转移
COBCO是Al Mada与中伟新材料的战略合资成果,双方结合摩洛哥的资源禀赋与中国的先进技术,打造低碳、高效的电池材料生产链。2025年3月,COBCO与全球循环材料技术领导者Umicore签署长期供应协议,向其提供高性能NMC前驱体,助力欧洲及全球电动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COBCO注重技术转移与本地人才培养,与摩洛哥大学及技术伙伴合作,计划培养电池技术领域的本地专家。项目预计创造1800个直接就业岗位和同等数量的间接就业机会,显著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3. 摩洛哥的区位与资源优势
摩洛哥凭借靠近欧洲的地理位置、与欧盟及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以及丰富的磷酸盐和钴资源,成为中国电动车电池企业投资的热土。2024年,摩洛哥汽车产业出口额增长6.3%,达到1570亿迪拉姆(约170亿美元),显示其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的重要性。
乔夫拉斯法尔工业园区靠近深水港,物流便利,进一步增强了其作为电动车电池材料生产中心的竞争力。COBCO工厂采用绿色能源,目标2025年使用80%可再生能源,2026年底实现100%,并通过海水淡化和工业回收等措施降低碳足迹,符合ISO 14064、14044及50001等国际标准。
4. 全球布局与地缘意义
COBCO的投产是摩洛哥迈向全球绿色技术中心的关键一步,也是中国企业在非洲投资的典型案例。近年来,中国电池材料企业如天赐材料(投资2.82亿美元在乔夫拉斯法尔建厂)及国轩高科(计划建设大型电池工厂)纷纷布局摩洛哥,凸显其在全球电动车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
在全球贸易壁垒加剧的背景下,摩洛哥作为连接中国与欧美市场的节点,凭借其自由贸易协定和较低关税优势,吸引了大量投资。2024年11月,中国领导人访问摩洛哥,强调了中摩经济合作的深化,COBCO项目成为这一合作的重要成果。
COBCO计划进一步拓展LFP材料生产及黑质(废旧电池回收物)回收业务,年处理能力达3万吨,以提取锂、钴、镍等关键金属,构建循环经济模式。与此同时,摩洛哥正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实现20吉瓦的清洁能源产能,为电池产业提供可持续动力。
这一项目不仅增强了摩洛哥在全球电动车供应链中的地位,也为中非合作树立了典范。COBCO的成功运营将推动区域电池生态系统的形成,助力摩洛哥成为中东及北非地区绿色技术的核心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