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地缘政治风云变幻的2025年,中国企业上海电气集团强势进军中东市场,与阿曼OQ集团合作,助力该国首座风力涡轮机制造厂落户杜库姆特区。
这一7000万里亚尔(约合1.82亿美元)投资项目,不仅标志着阿曼加速向净零排放转型,还凸显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在中东北非的扩张野心,或将挑战西方巨头主导的全球供应链,引发新一轮绿色竞争。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阿曼生意经”系列第58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阿曼杜库姆特区(SEZAD)近日迎来绿色能源里程碑:OQ集团旗下子公司Mawarid Turbines主导的首座风力涡轮机制造厂项目正式启动设计阶段。
该项目投资约7000万阿曼里亚尔(合人民币约13亿元),占地55万平方米,一期产能达每年1100兆瓦,将生产6.25兆瓦和9.6兆瓦两种型号涡轮机。
核心技术来自中国上海电气集团,这家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设备制造商将提供技术许可,助力阿曼本土化生产。

据阿中产业研究院了解,此项目由阿曼-摩洛哥合资工程咨询公司CID Gulf LLC负责设计咨询。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强调,这不仅是阿曼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基石”,更是本土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项目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初投产,将优先供应阿曼即将招标的独立电力项目(IPP),包括杜库姆、马胡特和萨达地区的风电场。
这一合作凸显中国企业在中东北非地区的战略布局。
上海电气作为国有企业,已在全球风电领域积累深厚技术优势,此次技术输出不仅填补阿曼风电制造空白,还将支撑该国绿色氢能产业发展。
阿曼预计未来数十年风电需求激增,受电网互联可再生项目和氢能战略驱动。OQ替代能源公司(OQAE)作为国家可再生能源冠军,将持有这些项目至多25%的股权,并整合本土涡轮机以降低成本。
时值全球能源转型加速,中东国家正摆脱石油依赖,转向绿色经济。阿曼的“2040愿景”和“2050净零”目标下,此项目被视为国家战略支柱。
但在中美博弈背景下,中国技术进军中东引发关注:一方面,它可能挑战欧美风电巨头如维斯塔斯和西门子歌美飒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地缘风险上升,阿曼需平衡与中美关系的微妙动态。
若项目成功,或将引发中东“中国制造”风潮,带动区域供应链重塑。
业内专家分析,此类合作不仅是经济共赢,还蕴藏地缘冲突潜力。上海电气的技术输出或加剧西方对“中国影响力扩张”的担忧,尤其在关键基础设施领域。
但对阿曼而言,这意味着就业机会和技术转移,推动本土化率提升。财新网将持续跟踪该项目进展,关注中国企业在中东的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