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将打造科威特最大污水厂
中国企业将打造科威特最大污水厂

中国企业将打造科威特最大污水厂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环保压力交织的背景下,科威特与将中国企业将于10月中旬签署北卡布德污水处理厂合同。

这一中东石油大国最大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能力达100万立方米,将采用先进技术助力水资源再利用。

该项目凸显中科合作深化,或重塑区域可持续发展格局,引发国际关注。

科威特作为石油富国,却面临污水处理难题。长期以来,大量处理水因存储不足和基础设施落后而排入海中,仅限用于灌溉,浪费严重。北卡布德厂的兴建,将显著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缓解环境压力。

该项目是科威特与中国一系列巨型合作的最新篇章,包括穆巴拉克·卡比尔港、电力水厂、可再生能源、废物回收及新住宅城市等,旨在推动多元化发展。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科威特生意经”系列第20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回顾中科合作轨迹,2023年,时任王储谢赫·梅沙勒·艾哈迈德·萨巴赫访华期间签署多项谅解备忘录,涵盖多个领域。

同年12月,谢赫·梅沙勒继任埃米尔,进一步巩固双边关系。科威特助理外交部长表示,一旦中方完成研究,将加速其他项目签约。

目前,科威特已正式通知北京,开始与指定中国国企推进两个可再生能源项目,科威特地方媒体推测为中国国家电力投资集团。

大使萨米赫·乔哈尔·哈亚特在监督中国项目部长委员会第28次会议后透露,该污水厂合同细节虽未公开,但标志中科关系“处于历史最佳”。

他强调,科威特正积极与中方对接,确保项目高效落地。尽管未披露合同价值和具体中企名称,但此举凸显中国在中东基础设施领域的强势影响力。

在地缘政治层面,这一合作或加剧中美在中东的博弈。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扩展影响,科威特则借力摆脱石油依赖,推动绿色转型。

然而,项目推进面临挑战,包括技术标准统一和资金透明度。分析人士指出,若成功落地,将为中东国家提供水资源管理范本,但需警惕潜在的地缘风险和环境执行力不足。

展望未来,中科合作潜力巨大。科威特正加速基础设施升级,中国则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这一动态不仅关乎双边经济,还可能影响全球能源格局。业内专家认为,在气候变化加剧的当下,此类项目将成为爆点,驱动更多跨国绿色投资。

发表回复